可控硅(SiliconControlledRectifier)简称SCR,是一种大功率电器元件,也称晶闸管。它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大功率驱动器件,实现用小功率控件控制大功率设备。它在交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调功系统及随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双向可控硅也叫三端双向可控硅,简称TRIAC。双向可控硅在结构上相当于两个单向可控硅反向连接,这种可控硅具有双向导通功能。其通断状态由控制极G决定。在控制极G上加正脉冲(或负脉冲)可使其正向(或反向)导通。这种装置的优点是控制电路简单,没有反向耐压问题,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中文名可控硅外文名SiliconControlledRectifier简写SCR别称晶闸管属性化工术语目录1结构2工作原理▪结构原件▪晶闸管特性▪晶闸管特点▪应用类型3特性4分类5可控硅型号6主要参数7封装形式8用途9鉴别▪电压测方法▪测量方法10主要生产厂家11术语12延伸阅读可控硅结构编辑大家使用的是单向晶闸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通晶闸可控硅管,它是由四层半导体材料组成的,有三个PN结,对外有三个电极〔图2(a)〕:一层P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叫阳极A。其通断状态由控制极G决定。江苏优势Mitsubishi三菱可控硅模块供应商
中文名单向可控硅外文名SCR:SiliconControlledRectifier别名可控硅整流器性质电子元件目录1结构控制2对比3引脚区分4性能检测5单向和双向可控硅的区分单向可控硅结构控制编辑单向可控硅为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由外层的P层、N层引出两个电极――阳极A和阴极K,由中间的P层引出控制极G。电路符号好像为一只二极管,但好多一个引出电极――控制极或触发极G。SCR或MCR为英文缩写名称。从控制原理上可等效为一只PNP三极管和一只NPN三极管的连接电路,两管的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互为通路,具有强烈的正反反馈作用。一旦从G、K回路输入NPN管子的基极电流,由于正反馈作用,两管将迅即进入饱合导通状态。可控硅导通之后,它的导通状态完全依靠管子本身的正反馈作用来维持,即使控制电流(电压)消失,可控硅仍处于导通状态。控制信号UGK的作用是触发可控硅使其导通,导通之后,控制信号便失去控制作用。单向可控硅的导通需要两个条件:1)A、K之间加正向电压;2)G、K之间输入一个正向触发电流信号,无论是直流或脉冲信号。若欲使可控硅关断,也有两个关断条件:1)使正向导通电流值小于其工作维持电流值;2)使A、K之间电压反向。可见,可控硅器件若用于直流电路。江西品质Mitsubishi三菱可控硅模块值得推荐按引脚和极性分类:可控硅按其引脚和极性可分为二极可控硅、三极可控硅和四极可控硅。
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负时,T1变成阳极,T2为阴极。双向可控硅由于正、反向特性曲线具有对称性,所以它可在任何一个方向导通。双向可控硅产品特性编辑双向可控硅一阳极A1与第二阳极A2间,无论所加电压极性是正向还是反向,只要控制极G和一阳极A1间加有正负极性不同的触发电压,就可触发导通呈低阻状态。此时A1、A2间压降也约1V。双向可控硅一旦导通,即使失去触发电压,也能继续保持导通状态。只有当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电流减小,小于维持电流或A1、A2间当电压极性改变且没有触发电压时,双向可控硅才截断,此时只有重新加触发电压方可导通。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编辑将两只单向可控硅SCRl、SCR2反向并联.再将控制板与本触发电路连接,就组成了双向可控硅一个简单实用的大功率无级调速电路。这个电路的独特之处在于可控硅控制极不需外加电源,只要将负载与本电路串联后接通电源,两个控制极与各自的阴极之间便有5V~8V脉动直流电压产生,调节电位器R2即可改变两只可控硅的导通角,增大R2的阻值到一定程度,便可使两个主可控硅阻断,因此R2还可起开关的作用。该电路的另一个特点是两只主可控硅交替导通,一个的正向压降就是另一个的反向压降。
可控硅的主要参数有:1、额定通态平均电流IT在一定条件下,阳极---阴极间可以连续通过的50赫兹正弦半波电流的平均值。2、正向阻断峰值电压VPF在控制极开路未加触发信号,阳极正向电压还未超过导能电压时,可以重复加在可控硅两端的正向峰值电压。可控硅承受的正向电压峰值,不能超过手册给出的这个参数值。3、反向阻断峰值电压VPR当可控硅加反向电压,处于反向关断状态时,可以重复加在可控硅两端的反向峰值电压。使用时,不能超过手册给出的这个参数值。4、触发电压VGT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阳极---阴极间加有一定电压时,可控硅从关断状态转为导通状态所需要的小控制极电流和电压。5、维持电流IH在规定温度下,控制极断路,维持可控硅导通所必需的小阳极正向电流。许多新型可控硅元件相继问世,如适于高频应用的快速可控硅,可以用正或负的触发信号控制两个方向导通的双向可控硅,可以用正触发信号使其导通,用负触发信号使其关断的可控硅等等。可控硅分类编辑可控硅有多种分类方法。(一)按关断、导通及控制方式分类:可控硅按其关断、导通及控制方式可分为普通可控硅、双向可控硅、逆导可控硅、门极关断可控硅(GTO)、BTG可控硅、温控可控硅和光控可控硅等多种。。在应用可控硅时,只要在控制极加上很小的电流或电压,就能控制很大的阳极电流或电压。
此时万用表指针应不动。红表笔接阴极不动,黑表笔在不脱开阳极的同时用表笔尖去瞬间短接控制极,此时万用表电阻挡指针应向右偏转,阻值读数为10欧姆左右。如阳极接黑表笔,阴极接红表笔时,万用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单向可控硅已击穿损坏。单向可控硅单向和双向可控硅的区分编辑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都是三个电极。单向可控硅有阴极(K)、阳极(A)、控制极(G)。双向可控硅等效于两只单项可控硅反向并联而成。即其中一只单向硅阳极与另一只阴极相边连,其引出端称T2极,其中一只单向硅阴极与另一只阳极相连,其引出端称T2极,剩下则为控制极(G)。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1挡),可能是A、K或G、A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极(对双向可控硅)。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且红笔所接为K极,黑笔接的为G极,剩下即为A极。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再将旋钮拨至R×1或R×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2、性能的差别:将旋钮拨至R×1挡,对于1~6A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极。可控硅(SiliconControlledRectifier)简称SCR,是一种大功率电器元件,也称晶闸管。四川好的Mitsubishi三菱可控硅模块销售厂
可控硅的弱点:静态及动态的过载能力较差;容易受干扰而误导通。江苏优势Mitsubishi三菱可控硅模块供应商
1)当主电极T2对Tl所加的电压为正向电压,控制极G对一电极Tl所加的也是正向触发信号(图5a)。双向可控硅触发导通后,电流I2l的方向从T2流向T1。由特性曲线可知,这时双向可控硅触发导通规律是按第二象限的特性进行的,又因为触发信号是正向的,所以把这种触发叫做“一象限的正向触发”或称为I+触发方式。(2)如果主电极T2仍加正向电压,而把触发信号改为反向信号(图5b),这时双向可控硅触发导通后,通态电流的方向仍然是从T2到T1。我们把这种触发叫做“一象限的负触发”或称为I-触发方式。(3)两个主电极加上反向电压U12(图5c),输入正向触发信号,双向可控硅导通后,通态电流从T1流向T2。双向可控硅按第三象限特性曲线工作,因此把这种触发叫做Ⅲ+触发方式。(4)两个主电极仍然加反向电压U12,输入的是反向触发信号(图5d),双向可控硅导通后,通态电流仍从T1流向T2。这种触发就叫做Ⅲ-触发方式。双向可控硅虽然有以上四种触发方式,但由于负信号触发所需要的触发电压和电流都比较小。工作比较可靠,因此在实际使用时,负触发方式应用较多。可控硅特性编辑常用的有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晶体三极管触发电路、利用小晶闸管触发大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等等。江苏优势Mitsubishi三菱可控硅模块供应商